①華爾街人士和經(jīng)濟學家發(fā)現(xiàn),特朗普第一周發(fā)布的諸多行政命令中,并未提出解決美國人生活成本問題的直接措施; ②特朗普強調移民問題為其首要任務,而不是通脹,這讓一些選民注定失望; ③民主黨人警告,特朗普通過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來分散別人的注意力,以達到操控美國經(jīng)濟的目的。
財聯(lián)社1月27日訊(編輯 馬蘭)華爾街人士和美國經(jīng)濟學家們無奈發(fā)現(xiàn),特朗普目前對通脹的唯一對策就是指責拜登政府。從他上任第一周發(fā)布的各類行政命令來看,人們找不到任何解決生活成本問題的直接措施。
與此同時,特朗普多次強調解決移民問題是他政府的第一要務,并稱通貨膨脹并不是他的頭號問題?!疤O果價格翻倍了”這句話總不能一直重復下去。
有趣的是,連特朗普本人也承認,價格上漲是民主黨候選人在總統(tǒng)競選中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他也曾承諾將降低價格水平以幫助選民。但可惜的是,特朗普仍沒有踐諾的跡象,他也可能沒有什么可以立竿見影的辦法。
與此同時,經(jīng)濟學家警告,特朗普的關稅和減稅計劃可能會帶來新的通脹壓力,并導致美國利率維持在高位。對于很多將特朗普選上美國總統(tǒng)寶座的選民來說,這個消息可能并不令人愉快。
幌子很多
迄今為止,特朗普政府最有助于通脹問題的一項政策可能就是試圖說服石油生產商犧牲自己的利潤來增加石油產量。
據(jù)美國能源信息署報告稱,過去兩年美國石油產量年均增長約8.4%,去年10月日均產量接近于1350萬桶。但特朗普的一些助手認為,美國石油的日均產量可能還會再增加300萬桶。但這一預測在業(yè)內看來不太現(xiàn)實,這也意味著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很難如他預想的那般大展拳腳。
美國智庫傳統(tǒng)基金會研究員EJ Antoni指出,特朗普執(zhí)政期間能源產量可能增加,最終迫使能源價格下降并將這一趨勢傳導至經(jīng)濟,從而降低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成本。
但更多的專家則擔憂,移民被驅逐導致低薪工人短缺,關稅上漲導致成本增加……這些問題光靠能源增產并無法解決。
民主黨人則看到了重新收攬選民的希望。民主黨參議員Chris Murphy表示,特朗普希望通過談論格陵蘭島或者巴拿馬運河來轉移人們對通脹的注意力,就像是貓薄荷一樣。當人們的注意力都不在具體的經(jīng)濟議程后,特朗普和海湖莊園里的人就實現(xiàn)了操縱經(jīng)濟的目標。
對于民主黨的這些質疑,身為特朗普副手的萬斯表示,價格最終會下降,但需要一點時間。然而,這個回答人們已經(jīng)在拜登任期時聽到無數(shù)次。